中国男子跳水十大明星:熊倪拯救者 田亮最戏剧优质

129次浏览 | 2024-07-16 12:02:46 更新
来源 :互联网
最佳经验

简要回答

新华社上海7月17日体育专电 中国跳水明星之历史十佳男运动员 新华社记者周欣 罗争光

中国跳水从上世纪50年代起步时的一穷二白,到1970年首次成立国家跳水队,再到第一个世界大赛冠军、世界杯冠军、奥运会冠军,历经坎坷终于迎来了如今横扫千军的黄金盛世。在无数前辈呕心沥血铺就的成功之路上,这些男子运动员从各自的时代中脱颖而出,在中国跳水的辉煌篇章中留下了夺目的光彩。

李孔政——中国第一位男子亚运会冠军

1959年出生,广西南宁人,中国第一位男子亚运会冠军,奥运会铜牌得主。现状:美国密西根大学及密西根跳水学校(俱乐部)任跳水主教练。

在中国跳水人才库中,有些人虽然缺少奥运冠军等光鲜的履历,但同样被人们所铭记。比如李孔政,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诸多纪录的保持者:第一个亚运会男子冠军,第一个出国训练,但仍代表中国继续比赛的选手,第一个走在难度表前列的人。

1973年,年仅14岁的李孔政进入国家队,经过一天最多训练14小时的魔鬼训练和创新技术,他在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让外国人知道了中国跳水的精美。每当看到他做出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动作后入水,全场观众都会高呼他的名字。他的向前翻腾一周半转体三周,107向前翻腾三周半、向后、反身、向内翻腾二周半和臂立翻腾二周,全部是当时国际跳水规则表里最高难度系数的动作。

李宏平--中国第一个男子世界冠军

1963年出生,广东汕头人,中国第一个男子世界冠军,世界上第四个突破700分大关的运动员。现状:目前定居美国,任南加州大学跳水队总教练,上海游泳世锦赛美国跳水队教练。

9岁时,李宏平最初接触的是体操,后来又被选到跳水队,可惜由于他爱闹情绪、胆小并且厌恶跳水,差点要改行当普通小学生。好在曾经在50年代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男台跳水冠军的梁伯熙教练留下了他,并把他带到上国际舞台。

从1977年进入国家队开始,李宏平在一系列国际比赛中摘金夺银,直到1981年的墨西哥跳水世界杯,他在苏联、美国、德国、墨西哥等强敌的环伺下,为中国男子跳水得到第一个世界冠军。他的高难度407C(反身翻腾三周半抱膝)和压水花技术让人印象深刻。

同年,他再度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,除了赢得男台跳水冠军,还被国际泳联的《游泳世界》杂志评为世界最佳跳水运动员。他是中国男子运动员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人。

谭良德--悲壮的奥运三连亚

1965年出生,广东茂名人,奥运会三连亚。现状:天津跳水队教练。

在谭良德17年的跳水生涯中,9项世界冠军、19个全国冠军头衔,都远比不上奥运会三连亚来得更悲情。

失败,爬起来,失败,再战,再失败,在中国跳水这个天才云集的团队里,在成败得失异常残酷的竞技环境里,谭良德是个“打不败”的人。

为了和强大的美国传奇选手洛加尼斯抗衡,18岁的谭良德从跳台转为跳板。一年后美国洛杉矶奥运会,他进入了男子3米板决赛,收获银牌,与夺冠的洛加尼斯相差100分。

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还是懵懵懂懂,此后的谭良德目标明确——挑战洛加尼斯。相比对手柔美轻盈的动作风格,谭良德的特点是高难度、翻腾速度和压水花技术。1986年游泳世锦赛,1987年世界杯,谭良德都是尾随洛加尼斯之后的亚军,差距逐渐缩小到58分、18分。在洛加尼斯缺席的时候,他得过世界杯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冠军。

1988年奥运会,由于洛加尼斯在预赛中头碰到板,缝了四针后继续完成比赛,并在决赛中享受裁判们慷慨的“人情分”。谭良德第二次收获奥运银牌。

带着渴望圆梦的谭良德开始征战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,可惜由于年龄和伤病困扰,他在预赛排名第一,决赛前5轮动作排名首位后,出现动作失误,最终还是以银牌告终。

孙淑伟——第一个男子跳水奥运会冠军

1976年出生,广东揭阳人,我国第一个男子跳水奥运会冠军,我国男子跳水首个“三冠王”。现状:曾在国家队执教过二线队员,目前为广东省跳水队教练。

孙淑伟从小就是走路低头、说话慢条斯理,一笑起来抬头纹清晰可见,看似少年老成,其实性格顽皮。9岁时,他成为广东名帅胡恩勇的弟子。

在动作领悟力方面,孙淑伟天赋异禀。往往教练说一句,他很快就能掌握要领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最后一个获得满分的307C(反身翻腾三周半抱膝)的动作,他只用几天时间就学会了。

1990年,14岁的他成为最年轻的亚运会男台冠军。1991年珀斯游泳世锦赛,他以629·29分夺取男台冠军。同年还获世界杯男台冠军,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男子跳台冠军。

1992年奥运会时,已经拥有世界杯和世锦赛双料冠军的孙淑伟最终杀出重围,凭借最后一个动作307C稳稳地舀下奥运桂冠,成为中国跳水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。

熊倪——蝉联男子奥运冠军的第一人

1974年出生,蝉联1996年和2000年奥运会男子3米板冠军。现状:目前为湖南体育局副局长。

熊倪小时候训练时曾经爱耍小聪明偷懒,但是他最终意识到通往世界冠军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。1988年奥运会,14岁的熊倪在男台决赛中最后一轮还领先洛加尼斯3分,由于裁判的“人情分”,熊倪最终以1·14分的微弱差距告负。1992年奥运会,此前战无不胜的熊倪没能笑到最后,输给了队友孙淑伟,收获跳台铜牌。

奥运银牌和铜牌都有了,金牌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姗姗来迟。经历了年少轻狂和志在必得的前两届奥运会后,熊倪以平常心摘取了跳板金牌。完成了奥运冠军心愿的熊倪回归后宣布退役,然而两年后,他再次出现在国家队的名单中。

悉尼奥运会,熊倪成为中国跳水的拯救者。此前,中国跳水接连无缘金牌,直到他以蝉联3米板奥运冠军的战绩扭转了局面,中国跳水一举舀下了此后所有项目的金牌,包括肖海亮和他的双人冠军。

田亮--充满戏剧性的跳台王子

1979年出生,重庆人,代表陕西队,获得悉尼奥运会男子10米台冠军,双人10米银牌;雅典奥运会男子双人10米台冠军,单人铜牌。现状:2007年退役,任陕西体育局游泳中心副主任。

田亮的跳水生涯就像一出跌宕起伏的“童话剧”。小时候,田亮虽然活泼好动,但是非常敏感、爱哭,练习跳水之后总是处于被淘汰的边缘角色。按照中国跳水成功的青少年选拔标准来看,他不符合“金牌流水线”的“可塑型产品”——除了压水花、有点蛮力外,技术上没有优势,最大弱点是关节硬、柔韧性差、锄头脚。

田亮一直到被新成立的陕西跳水队相中,成为张挺的弟子后,才逐渐被挖掘出了争强好胜的性格和冲击高难度动作的能力。进入国家队后,他带着不要被淘汰的心理,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先后掌握了307、109C(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)和636(臂立反身翻腾三周转体一周半)等高难度动作。

1996年奥运会,中国跳水队首次实行动态选拔机制。3站选拔赛过后,年轻的田亮和肖海亮顺利入选。但在奥运会上,他以第四名收场。

善于每天自我总结的田亮从1998年开始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。1999年9月墨西哥国际泳联大奖赛总决赛上,他以100分的优势完胜萨乌丁。第二次奥运会,田亮抓住了机会,单人决赛中,他的第二跳和第三跳都出现了失误,但在后面三个动作完美发挥,成功封王。教练张挺给弟子的庆祝方式是把他推到了泳池里,制造了田亮的奥运会第七跳。

雅典奥运会上,田亮与杨景辉赢得男子双人10米台金牌,单人比赛获得铜牌。

胡佳--拼命三郎的胜利

1983年出生,湖北武汉人,2000年悉尼奥运会双人10米台银牌,2004雅典奥运会男子10米台冠军。

在广东省队,胡佳的两任教练——李青和谭良德夫妇都是奥运亚军,谭良德甚至遭遇了奥运会三连亚的悲剧。人们认为他也会是“千年老二”,实际上,胡佳用拼命三郎的不懈努力为自己搏来了雅典奥运冠军的头衔。

1997年,胡佳在训练时一头撞到了10米台,昏迷了12小时,血流不止,伤口被缝了9针,第二天他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问教练:“测验什么时候比。”结果,他战胜了其他队友,获得了参加全运会的资格,名列第四名。

进入国家队后,胡佳遇到了最强大的对手--跳台王子田亮,整个运动生涯中他战胜田亮的机会十分有限,但是最关键的一场胜利是在雅典奥运会。低调出击的胡佳临时降低了原有的高难度,反而得到意外释放,以748·08分夺冠。

彭勃--硬汉的风采

1981年出生,江西南昌人,代表海军跳水队,雅典奥运会男子单人3米跳板冠军。现状:2009年退役。

从容淡定的军人气质,标准的硬汉形象。这是彭勃在雅典奥运会获得男子单人3米跳板冠军后,以一个男人般的拥抱送给了8天前失误的双人搭档王克楠。这是患难与共的战友情谊,从悲到喜的绝地反击。

彭勃5岁时学习体操,6岁时学习跳水,10岁进入江西省跳水队,刚开始时他胆小、畏惧训练,教练找到他的父亲要“家长帮忙做工作”。父亲对彭勃说:“爸爸相信你,坚强点,要像个男子汉。”从此,坚强就成为彭勃的性格标签。

1995年,彭勃成为海军队的一员,经历了海军队建队初期的艰难时期,也承受住了伤病打击——他的脚腕、膝盖、腰、肩,每个需要发力的关节都不同程度的受了伤,从2001年开始与队友王克楠配合赢得世锦赛双人金牌。

雅典奥运会上,原本有望获胜的双人金牌由于场上意外出现搅局者,王克楠动作失误,导致中国跳水失去了这枚金牌,彭勃也失去了冲击奥运冠军的最佳机会。单人3米板,加舀大“金童”德斯帕蒂和俄罗斯沙皇萨乌丁等人都是实力强劲的高手,然而彭勃根本没有给对手们机会,从第一跳就牢牢锁定领先位置,直到最后一跳。继熊倪之后,让中国跳水在奥运会男子3米板实现了第二次胜利。

何冲--一飞冲天

1987年出生,广东省湛江人,北京奥运会男子3米板金牌。现状:力争在2011年上海游泳世锦赛上蝉联3米板冠军。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担任主火炬手。

湛江第四小学体育老师钟权生早就看中了老何家的大儿子何冲,经过与何家多次商量后,何冲终于走上了跳水之路。在体校,何冲像一台不知疲倦的“永动机”,眼神中有一种超越年龄的倔强、执着和成熟。一旦他调皮捣蛋,教练只要一句“不让你跳了,你回家去吧”,他马上认错求饶。

1998年入选广东省队,何冲的“拼命三郎”劲头更是有增无减:西安城运会上,正准备做3米板动作的他脑袋重重地砸在跳板上,头破血流,他找到医生简单处理了伤势,就若无其事地继续跳。训练时,他轻伤绝不下会火线。

在何冲心目中,从小就树立起“我是家里的老大,下面还有弟弟妹妹,我要帮爸妈减轻负担,分担他们养家的压力和辛苦,照顾好家人,就是我的最大心愿和责任”的信念。只要有能力,他愿意多挑战难度动作,多卖力训练,苦点累点都不怕。

2001年进入国家队后,何冲梦想着一飞冲天。但是他的力量强、刻苦训练的优点被技术粗糙、不服管教的弱点掩盖住了。2003年他的右手骨开裂,被退回到广东队。一年后他再回到国家队,阻碍他的不是难度动作,而是急于成功的性格。

2005年蒙特利尔世锦赛,何冲赛前被寄予厚望,但在加舀大“神童”德斯帕蒂的地盘上,他发挥失常,名列第三。2006年常熟世界杯,他参加了1米板、3米板和3米板双人,但3米板决赛第一个动作107B(向前翻腾三周半屈体),他踩出了板头,零分!墨尔本世锦赛,他位居第6。

2008年世界杯,何冲终于问鼎3米板冠军;北京奥运会他顶住了巨大的压力,力克群雄,为中国跳水赢得这个项目的奥运三连冠!

王峰--大器晚成的中国常青树

1979年出生,山东新泰人,北京奥运会3米板双人冠军。现状:2009年全运会后退役,2010年重出江湖,山东省跳水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。

两次参加奥运会,29岁才赢得奥运冠军,30岁退役,31岁又重返跳水池,山东汉子王峰是中国跳水界无可争议的“常青树”。

21岁时,王峰才进入国家队,前有一代巨星熊倪和风头正劲的肖海亮,后有上升势头的彭勃和王克楠,他的地位岌岌可危,2004年备战雅典奥运会前夕,他又遭受腰椎伤痛的侵袭,但他偷偷隐瞒了病情坚持训练。

雅典奥运会3米板单人决赛开始,王峰第一跳就落后第一名15分,此后他一路狂追,5轮动作后他追到了第三名,可惜最后的铜牌得主是大名鼎鼎的萨乌丁。

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这四年,王峰荣升队员口中的“峰哥”,一方面他要面对更年轻队友的冲击:何冲、秦凯、罗玉通等人;另一方面他的体力和伤病也不允许他忘情地训练。

在这种情况下,王峰和年轻的秦凯组成了双人搭档,两人自从联手后从来尝到过败绩。这种常胜状态一直保持到了北京奥运会,两人最终以高出对手47·1分的巨大优势夺冠。

赛后,秦凯欣喜若狂地紧紧拥抱住了他,29岁的王峰则是潇洒地微笑,拍了拍小兄弟的肩膀。

这枚奥运金牌,可是他23年跳水生涯中的最光辉时刻,创造了中国男子跳水运动员的最高龄纪录。(完)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yzwood.cn/tiyu/43808.html

发布于 2024-07-16 12:02:46
收藏
分享
海报
129
上一篇:北京奥运会火炬发布 下一篇:本打算去打发展联盟,结果到了NBA降维打击!他是约老师的接班人

推荐阅读

0 条评论

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,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~

忘记密码?

图形验证码